把屈原文化打造成长江文化的代表性标识
1月18日,湖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联组讨论中,宜昌市秭归县政协主席王华围绕《把屈原文化打造成长江文化的代表性标识》进行发言,剖析屈原文化现状和短板并提出对策。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宁咏,副省长陈平,省政协副主席张维国、王红玲等参加分组讨论。
王华表示,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世界人民共同纪念的伟大诗人,他首创的《楚辞》是长江文化的代表。屈原文化植根于荆楚大地,深刻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核、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湖北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名片,在长江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屈原文化打造成长江文化的代表性标识,对湖北传承荆楚人文精神,建设长江文化高地,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华建议,一是更加突出屈原文化在湖北长江文化高地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秉持系统观念,将其传承弘扬纳入建设重要内容,策划相关项目、工程与活动,建立跨省合作交流机制,组建屈原文化传播交流推广联盟,结合长江文化活动,高水平举办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展现湖北之美。二是更大力度统筹推进全省屈原文化资源系统性?;び肟?。以 “一盘棋” 思想,省级层面统筹多地资源,建立信息库,结合重大项目建设实施 “双创” 工程,支持宜昌打造特色教育基地与文化名片,推动屈原文化走向全国与世界。三是更高水平提升屈原文化的可见、可感、可亲度。坚持 “融合” 思维,以文塑旅培育旅游产品与线路;以文铸魂开展文化 “微改造”,促进文化融合;以文立心挖掘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打造文化精品,讲好湖北长江故事,展示中华文明、长江文化与湖北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