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小书信” 践行“大情怀”
近日,《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在全国出版发行,这部书信选集选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同干部群众的书信共239封。一封封书信,字字见真情,句句润心田,饱含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情怀,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从中汲取力量,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干事创业的基础,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情怀,努力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去烦恼、谋幸福。
践行为民情怀,要坚守“人民至上”初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回望我党百年奋斗历程,从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小小红船”发展到世界上第一大政党,之所以能够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就在于我党从成立伊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始终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我们不可能取得革命和斗争的辉煌胜利。无论是“半条被子”、共产党人和老百姓共用一条被子的温暖,还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军民鱼水情谊,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心手相牵、血脉相连。无论何时,我们党员干部都要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之成为理想信念,在工作岗位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心里装着人民、脚步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
践行为民情怀,要锤炼“为民服务”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是党员干部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的“利器”,要学以利器,增强干事创业能力,锤炼“为民服务”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应强化依靠学习的自觉意识,善于思考、勤于学习、补齐短板,不断增强理论知识、专业素养、专业本领。其次,要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拜人民群众为师,身心皆到基层,入村头、上炕头、下地头去听取民意,汲取营养;要把群众当亲人,交朋友,“同围一张圆桌、同坐一条板凳”,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从群众中学到智慧,练就一身为民服务的“硬功夫”“真本领”。
践行为民情怀,要强化“实干为民”担当。古人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坚持人民至上、实干为民,绝不能只是简简单单喊口号、表决心,必须要落实到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中。从“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群众治沙治涝治盐碱,使沙地变成大粮仓;到“抗疫英雄”钟南山,为了人民健康,不顾个人安危,冲锋陷阵,亲临一线,尽职敬业,无私奉献。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牢记我们肩上扛着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要有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干劲,撸起袖子大胆地去干,真正为老百姓多办几件暖心的实事,多办几件顺气的好事,唯有加倍努力、苦干实干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
行者方致远,奋斗正当时。共产党人要永葆为民初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心怀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断奋斗。(向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