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网页版-风楼阁全国信息社区,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100元泡妞电话

当前位置:

社科工作者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日期:2021-12-28 15:25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刘白柳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调查研究是社科工作者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根本工作方法,社科工作者必须练就这一项基本功,不断提升调研能力和水平。实际工作中,必须要解决“不愿、不会、不成”的问题。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当前,社科工作者中调查不实、研究不透,甚至是不调查、不研究的依然存在。他们认为,现在搞研究足不出户就可以在互联网获取研究资料和海量数据,没有必要搞耗时费力的现场调查,他们更愿意“坐”办公室闭门造车、虚构杜撰引证案例、按需制造统计数据,而不愿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实际,这样做出的学术成果必将脱离实际、苍白无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社科工作者来说,再先进的网络检索和数据获取手段,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查,必须要靠我们迈开双脚,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才能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总结,掌握新资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古人云,“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变法之利。”在社科研究中,调查研究方法是我们社科工作者必须掌握和运用的研究手段,不管调研什么东西,都必然带有一些疑问,需要到实地去解决、去了解。1930年,毛泽东同志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作寻乌调查,写出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首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对社科工作者来说,一要“带着问题”,瞄准当前的理论和实践需要,明确调研方向和选题,把情况和问题摸清楚,减少调查的盲目性;二要“善用工具”,掌握、运用先进科学的调研方式、调查手段,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要根据调研任务和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调研方法,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研成果转化是整个调查研究的“最后一公里”,事关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成效。调查研究既然形成了调研成果,那就要让这些成果发挥作用。如果把调研成果束之高阁,就会失去调查研究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比喻道:“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研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破解难题、解决矛盾。作为社科工作者,要真正发挥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关切、关乎长远的实际问题,围绕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及时将调研成果传递给地方党委政府,让调研成果转化成为决策参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向朝辉 宜昌市社科联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