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造的风景 思想诞生的价值 ——宜昌市社科类社会组织2020年度工作综述
2020年,我市社科类社会组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守社会科学普及主责主业,发挥社科类社会组织职能优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为促进我市社科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动员会员单位和个人联合发力,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市图书馆学会疫情期间创新举措,为用户全面开放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中华数字书苑“移动端”,提供免费阅读服务,为广大市民提供涵盖数字期刊、数字报纸等多个在线服务,持续免费地提供《上业百科》《文化易点通》《时夕乐听网》等线上资源和服务。
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在疫情期间组织会员捐助5000多元善款。结合疫情期间“双千”工作,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组织“众志成城抗疫情,政企携手网不停”公益性网络招聘活动,为疫后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人力支撑。开展“走进企业”特色活动,为知名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研究会被宜昌市社会公益园评为本年度“优秀社会组织”。
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独特作用,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给“宅”在家里的家长和孩子提供特别的家庭教育指导,创新启动家庭教育网络公益课程,开展“不寻常的假期时光--我的家庭环保时光”等专题网络课程,鼓励家长和孩子在防疫宅家期间参与互动,积极引导大家克服因疫情带来的焦虑和烦躁情绪。
市烟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会员主动参与抗疫,与伍家区万寿桥街道、社区党委组成“红色联盟”,组织96名零售户参与基层防疫工作,并自发向奋战在一线的社区人员捐赠了口罩、手套、方便面、纯净水等防疫物资,“在大战役里面做出了小贡献”。
市收藏家协会积极发扬社会担当精神,组织全体会员下沉社区,积极投入到防控前线,协助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协会还通过宜昌市慈善总会、王选基金会等平台定向捐赠抗疫资金,向市二医院捐献紫外线杀毒机2台。
市广告协会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三峡日报、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以及城区广场电子屏和楼宇电视等形式,滚动播出疫情防控公益广告,传播科学防疫方法,用镜头、图文鼓舞宜昌广大干部群众战胜疫情信心。
二、坚持弘扬先进文化,开展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着力推进宜昌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市党史学会提早谋划,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精心制作党史、新中国史精品成果。完成《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宜昌市组织史资料》(第六卷)修订、出版工作。启动《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史》修订工作,该书已纳入全国新四军研究会丛书出版计划。推动改革开放口述史资料征集整理工作,分别整理完成和正在整理“张忠民回忆宜昌改革开放初期的奋斗岁月”、“宜昌成长起来的国际品牌”两篇口述史专题资料。
市群众文化学会创新形式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参与市群艺馆与和新华网联合举办的“万水千山‘粽’是情”全国端午习俗展,举办宜昌市2020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线上直播活动,制作“跟我学做香包”、“跟我学包粽子”等微视频,并在新华网及相关网络平台展播,联合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科教宜昌》栏目组织开展“文化力量·群文战疫”宜昌市群众艺术馆线上才艺展示活动?;共斡刖侔炝艘瞬?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网络嘉年华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来宜昌,追国潮”——2020宜昌市“十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10款非遗商品”“10处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网络评选活动,参与网友达106.2万人次。承办《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ぬ趵沸占盎疃?ldquo;最忆是宜昌”三峡环球港非遗赶集会,展演各县市精品节目16个,展示各地非遗代表性项目产品58项,展览非遗图文展板108块。
市屈原学会在重要时节和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活动,组织会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创作抗疫诗文,推出“在防控瘟疫的战斗中彰显屈原的爱国忧民情怀”“抗疫情诗词”“抗疫情对联”“抗疫情现代诗”“抗疫情书法”等五个专辑。端午节期间,学会邀请相关部门同志和学会会员赴秭归县屈原故里祭奠屈原、诵诗并参观碑廊二期工程的建设现场,并相应推出“宜昌市屈原学会端午节同题诗词”。
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积极开展文化研究与传播,将传统文化研究细分为五个专业门类,设立相应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作为本会推进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基本单元。研究会不断推出学术成果,组织编辑完成《宜昌历史名人录》文史通识读本,刘思沪编撰的《刘思沪鸟类摄影作品选集》巳出版,黄权生总纂的《西坝街道志》、罗洪波总纂的《大公桥街道志》已完成初审稿,沈传诚撰稿的《宜昌饮食业白话》、李明义翻译的《近代宜昌海关十年报告译编》等专著已进入出版程序,彭翔华所纂的《武汉民间童谣辑注》获湖北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屈原文艺奖”,成功举办了“杨守敬名人书画展”和本会理事陈文武新著《三峡文化史》推介活动。研究会还倡导和鼓励会员采用灵活多样形式传播普及文史知识。今年以来,王念时利用互联网撰稿制作发表“美篇”30 期;王志敏撰写发表博文 12 篇;曹蓉则探索以多媒体方式推出历史视频号《曹蓉品宜昌》,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录制发布小视频58期;曹宗国开办“曹老说文史”等等,创意新颖,生动活泼,脍炙人口,深受市民欢迎,为传播宜昌历史文化、讲好宜昌故事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关公文化研究会组织会员参加各类关公文化交流活动,就关公文化在地方传承?;の侍?,在国家级媒体《人民在线》上发表《荆州不能大意失关公》文章,弘扬讲中国故事、传中国精神,传播文化自信,受到央视媒体关注报道。
市集邮协会着重以普及青少年集邮知识、培养年轻集邮爱好者、弘扬宜昌特色集邮文化等方面为抓手,开展了“战疫伟力,时代英雄”主题邮展活动和“我心中的小康”青少年邮票设计大赛活动。为纪念第51个“世界邮政日”,在夷陵区第三小学开展校园集邮知识讲座和校园集邮展览。成功举办“荆楚文化与集邮”论坛,加强与其他市州集邮文化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形式的创新,推动我市集邮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注重成果转化,为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发挥智囊作用。
宜昌市税务学会整合力量,加强管理,继续办好《三峡税务》,坚持“宣传税收政策、服务地方经济、交流科研成果、指导基层工作、陶冶干部情操、提升队伍素质”的办刊宗旨,不断创新,使刊物体现宜昌税务特色和三峡地域特色,更具实际参考性和指导性。其组织会员完成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深度影响及税收对策研究》荣获全省税务系统重点课题研究二等奖。
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为全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政策基础。积极对接“基层统战建设年”活动,引导会员结合本职工作申报调研课题,指导会员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重点,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共收集调研成果68篇。指导会员按期组织实施调研工作,择优选取《基层统战工作提质增效制度保障研究》《宜昌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建设“三个过硬”统战干部队伍的实践与思考》《宜昌城市外来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问题和思考》等8篇文章参加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成果评选。
市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会加强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教学新形式,开展教学科研,解决教学难点;开展线上线下活动,随时提供教学服务等,探索符合成人教育有效教学模式。在全省电大举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大赛中,有10篇作品获奖。由市电大本部、枝江、当阳分校共同承担的课题《国家开放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分银行实验班研究》获省现代远程研究会立项。
宜昌市法官协会、女法官协会大力开展精品案件、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法官办案能力。全市法官撰写的12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0年度案例》,居湖北法院之首。协会还参与制定《宜昌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联动工作机制》,完善家事调解、心理疏导、回访帮扶制度,为健全“少年+家事”审判工作机制、提高案件办理提质增效。
三峡旅游研究所研究所组织成员发表论文8篇,承担省市级课题3项,应邀主持或参与评审5部旅游服务类规划,协助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宜昌市文化旅游职教联盟,协助实施市研学旅行培训2个班200余人。宜昌市政协主席宋文豹对张耀武、柏松等承担的市社科课题《宜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研究报告亲笔批示;并被市社科联评为优秀年度课题,收录于长江出版社出版的《宜昌智库•2019年社科课题成果荟萃》。研究会专题成果《探索茶文化传承 助力茶产业发展——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的文化担当》公开发表于《蚕桑茶叶通讯》,《疫后宜昌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基本策略》收录于《2020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疫情应对》,并被中国知网“中国会议”全文数据库收录。
宜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组织开展宜都市级重点调研课题申报、立项工作。其中宜都市级领导牵头调研的课题13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谋篇布局奠定牢固基础。为了让优秀成果能够及时转化,研究所借助《参阅件》平台,将调研成果直接呈送宜都市委主要领导,下发各地各部门参阅;借助内部资料《宜都通讯》,刊发优秀调研课题成果,免费赠阅宜都市全体市级领导、四大家、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全市各村(社区)及部分市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撰写的《以“八个聚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被湖北省《政策》期刊采纳,《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奋力推动县域经济走在全省前列》获宜都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并在《湖北省参阅件》刊发。
四、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加强对本行业会员的管理和培训。
市广播电视学会组织会员紧密围绕全市广播电视宣传和事业发展的工作,开展业务理论研讨和创新创优等工作。适应新形势创立开展“宜昌广电创新创优年度评析活动”。通过广电优秀作品评析,交流经验,开展业务研讨活动;同时通过评析活动推选本年度参加“湖北广播电视节目奖”“湖北新闻奖”等上级奖项评选的作品。重视《新闻阅评》,学会秘书长牵头组织全市宣传战线新闻阅评工作,对本台和全市重大新闻和宣传战役及时给予阅评,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指出,充分发挥了新闻行业内部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了宜昌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卫生经济学会组织会员参加“新冠肺炎防控与健康治理交通提升”和“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题讲座,组织优秀会员代表交流发言,并对优秀论文予以表彰。
市金融学会为会员提供网络学习平台,提升会员单位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工作效能。在交通管控期间,金融学会坚持工作不断档,及时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与中国知网举办的“金融助力复工复产”系列讲座,分析复工复产后的应对之策,提升会员单位的金融理论水平,引导疫情后金融机构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方面的重点工作方向。
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会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学习,夯实政治理论基础。坚持以攻大报、上头条、出精品、展形象为己任,对外宣传实现新突破。该会记者直接撰写和参与撰写的稿件,在各中省主流媒体刊播新闻报道6000多篇,外宣质量和数量移居全省市州首位。推荐会员参加“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全省全国决赛活动,获得全省一等奖荣誉,获得全国“优秀选手”称号。
市“专家金融家实业家”联谊会积极发挥联谊会所特有的公信力、权威性,结合政府、用户、专家、媒体等优势资源,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嵬喙匾?、金融机构等建立联系、争取支持,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积极参与有关政府部门组织的学习会和形势分析会,提供针对性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各项政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