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网页版-风楼阁全国信息社区,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100元泡妞电话

当前位置:

秭归县召开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讨会

日期:2023-03-24 17:29来源:宜昌市社科联
责任编辑:刘白柳

  3月19日至20日,宜昌·秭归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讨会在秭归县召开。

  会议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省政研会、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宜昌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宜昌市社科联、市政研会、秭归县承办,包括开幕式、线路发布、主旨演讲、分组研讨、夏明翰事迹宣讲、大会交流、大会总结、高校授牌、特聘首席专家仪式等议程。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正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军作主旨演讲,与会人员观看了《人文秭归思政行》专题片,聆听了《丹心永照后来人》主题演讲。来自省内外的领导、专家、学者围绕秭归“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邀请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人民在线、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德育数据中心等机构负责人,省社科联和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领导,省内外近30所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师生代表以及中央省市媒体代表出席。同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有关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一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作大会主旨演讲的刘建军教授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宣传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在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永宽,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宏波,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昊驹等20多位思想政治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全程参加活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马利(正部级),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副会长、解放军后勤学院原政治部主任杨杨将军,夏明翰外孙、全国人大联络局原局长张朴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研讨会上,湖南文理学院副校长、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李红革,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宏波,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邓喜道,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洁,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胡孝红等5名同志进行了大会交流,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在东同志作总结发言。30余位专家学者在分组座谈研讨上发言交流,围绕秭归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言献策,这些真知灼见为秭归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了新思路、指引了新路径。

  刘建军教授在主旨演讲中论述了“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以启发秭归县系统精准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他说,思政课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社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最关键的环节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开展县域“大思政课”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基地建设的方向和趋势,秭归县政治站位高,具有战略眼光,重视精神的价值,先行一步,作出了表率,秭归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定会在全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马利在讲话中说,秭归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工作构想,建立了县域一体推进落实“大思政课”的方案,又倾力举办这次大会,是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秭归落地见效的实际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指示精神的创新实践,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具体举措。

  杨杨在讲话中指出,秭归举办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讨会暨夏明翰事迹宣讲报告会,把“大思政课”和夏明翰纪念结合在一起,它的伟大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一定会更加凸显。

  李红革建议,要在精准研究阐释秭归精神谱系上下功夫;要在顶层设计、资源挖掘、品牌推广、各部门协同发力上下功夫;要在讲好秭归文化故事上下功夫;要在形成特色、打造品牌、扩大影响上下功夫。

  田贵华建议,把在武汉高校工作的秭归教师组织起来,成立高校联盟,与秭归共同策划各类项目,组织师生到基层实践调研,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沈昊驹建议,将9条实践教学线路凝练成几十分钟的短课,运用网络平台传播到大学课堂,在每一条线路中打造“乡土名师”品牌,既可以实地现场展示,也可以邀请到学校讲解。

  胡孝红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更多高校思政课老师以及能够讲故事的当地“名嘴”,完善面向大学及中小学的对接机制,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努力将秭归“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成示范点或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

  秦在东教授在总结发言时指出,要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推动“三个转化”。他说,秭归拥有屈原文化、昭君文化、镇远文化、柑橘文化、革命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样态,这些文化资源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了屈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昭君文化中的民族团结精神、镇远文化中的开拓创新精神、夏明翰英烈文化中的革命精神、柑橘文化中的奋斗精神、移民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可大力宣传推广,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秭归故事进社区、进村落、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推动精神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经济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

  本次重磅嘉宾聚集、研讨发言热烈、内容紧凑丰富、研讨成果丰硕,实现了聚智聚力、助推发展的预期效果,展示了秭归县先行先试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担当精神,凝聚了全县上下和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为推动秭归县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工作提振了信心、增强了后劲、注入了动力。此次研讨会的圆满承办,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秭归县“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吸引了上级领导关注到秭归率先开展这项工作的目光,同时把领导嘉宾、媒体记者、秭归籍优秀人才“请进来”,让他们亲眼见证秭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实践成就,切身感受秭归人民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秭归、认识秭归,起到了展示秭归、推介秭归的良好宣传效果。

  与会领导和嘉宾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深度的学术交流、实践交流,更是一次思政之旅、信仰之旅。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正英同志对研讨会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在秭归县召开全市“大思政课”建设工作现场会。同时,秭归“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引起了市教育部门关注,表示将加大对上汇报,力争进入中央、教育部委的视野。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经济日报、湖北日报、荆楚网、三峡广播电视总台、湖北广播电视台、三峡融媒体中心等主流媒体平台,围绕“大思政课”怎么讲、“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怎么建、创新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等角度抓取新闻点,相继推出宣传报道稿件40余篇。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和嘉宾深切感受到了秭归提出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先后走进屈原祠、屈姑集团食品有限公司、夏明翰事迹展馆、脐橙种植园亲身体验秭归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脐橙全产业链。与会专家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四周年和革命烈士夏明翰英勇就义95周年两个重要时间交会之际,在秭归召开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讨会暨夏明翰事迹宣讲报告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的生动实践,秭归县打造县域一体化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属开拓之举、创新之举。

  秭归县提出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为引领的爱国主义实践教学线路、以“还有后来人”精神为引领的革命文化实践教学线路、以“同舟共济扬帆起”精神为引领的民族大团结实践教学线路、以“功成必定有我”精神为引领的移民搬迁实践教学线路、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精神为引领的长江大?;な导萄呗?、以“筚路蓝缕启山林”精神为引领的脐橙全链产业促乡村振兴实践教学线路、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精神为引领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践教学线路、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为引领的地质科普实践教学线路、以“守正出新笃行远”精神为引领的文化自信自强实践教学线路等9条线路,推出“点单式、订制化”的大思政课程群,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可。他们表示,这9条线路紧贴上级文件精神、本地特色鲜明、沉浸体验丰富、具有实践意义,是符合“大思政课”精神的线路,是契合立德树人规律要求的路线,是适应思政社会大课堂需求的线路,这为我县进一步优化丰富思政资源供给工作提供了信心。

  会上,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1所高校为秭归进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将秭归作为各高校常态化用好社会大课堂的首选之地。

  秭归县表示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吸收、转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县域一体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路径,着力构建开放多元的“大思政课”资源供给体系,努力将秭归打造成令人向往的爱国求索之地、浸润心灵之地、锤炼品质之地、立德树人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