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空降网页版-风楼阁全国信息社区,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100元泡妞电话

当前位置:

基层宣讲的“追梦人”

日期:2023-03-10 18:15来源:宜昌市社科联
责任编辑:刘白柳

  他出生于江汉平原的松滋农村,成长于巴楚文化交汇的三峡宜昌;他曾扎根乡镇工作十余年,但从事理论宣讲工作也一样游刃有余。他是湖北省宜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峡大学“三峡智库”特约研究员龙会忠。多年来,龙会忠扎根理论工作前线,用声音传播理论,用写作阐释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到基层群众心坎上。

  打牢宣讲基础,努力锤炼“看家本领”

   学习是龙会忠的最大爱好,他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种经典著作如痴如醉,对时政热点更是密切关注。走进龙会忠的办公室,书桌上、书柜里都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类书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制度面对面》等理论刊物随时摆在手边翻阅。多年的学习与积累,桌上的读书笔记摆成了一大摞,但这些有形的付出却成为宣讲时的神来之笔与信手拈来。用小切口、小故事,点点滴滴勾画新思想的深刻内涵;用亲身体会、宜昌巨变,讲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叙事;用百姓话、身边事,分享“大国战‘疫’”中的感人瞬间,阐述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在龙会忠身上得到深深的体现。 不拘泥于理论学习,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这与龙会忠同志的工作经历密不可分。曾担任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党委书记、伍家岗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丰富的基层历练铸就了厚实的实践功底。2016年从事理论宣讲工作的第一年,就获得了湖北省基层理论宣讲骨干的荣誉称号。2021年,在湖北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员培训班上,龙会忠为全省180名基层理论宣讲员上宣讲示范课。沉稳的台风、脱口而出的经典原文、妙语连珠的民间俚语,让与会者如沐春风,分享着理论滋养心灵的甘甜。

  用好群众语言,理论宣讲“贴地而行”

   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力量。为了让党的声音入百姓耳、进百姓脑、达百姓心,龙会忠在全市理论宣讲工作中主动发力,充当主攻手,把牢主阵地。 龙会忠有着别具一格的宣讲艺术和风格。他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语言精辟,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受到干部群众热烈欢迎。他说:把理论说得越高深莫测,越不是理论宣讲员有水平的表现,而能以群众的语言、大众的视野、基层的实际来“翻译”理论、“解释”时政,让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认同,这才是基层理论宣讲员的真本事。 每次讲课前,龙会忠都努力摸准受众群体,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努力吃透主要精神,认真制作课件,力求全面、正确、准确。宣讲时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一个专题能讲出几个“版本”,所以他的课很有吸引力,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

  注重方式方法,服务群众“以心换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书这么厚,篇目这么多,自己学习起来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龙主席从为什么是外文出版社、为什么放在6月出版、党的历次全会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开篇,帮我们认真梳理,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核心要义,原来理论课还可以这么去讲,现在我知道怎么去学了。”在听完龙会忠同志宣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后,市委党校一名中青班的学员激动地表示。 龙会忠认为,理论宣讲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他将理论和国情、市情和社情有机结合,用科学的理论去武装头脑,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最终指导干部群众的工作实践。 龙会忠坚持深入研究宣讲的方式方法,在宣讲中经常提出问题,让听众去思考、去回答,然后再讲解,这样既满足听众求知欲,又可以增加探究问题的趣味性,把听众的热情有效地激发出来,从而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成果?;阃驹谔帕嶂业男彩纸拥仄?,经常热情邀请其进村入户宣讲。龙会忠同志不辞辛苦,只要基层有要求,他总是有求必应,常常为了一堂课驱车往返数十个小时。从市直机关到民营企业,宜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他宣讲的足迹。2018年,龙会忠不幸摔跤把腿骨摔折了,但仍拄着拐杖坚持到乡镇去宣讲,学员们感动不已。2022年1月,龙会忠当选为“湖北省回乡宣讲志愿服务优秀社科专家”。

   近三年来,龙会忠宣讲足迹遍布宜昌80多个市直及中省企事业单位和14个县市区,年均宣讲100余场次,听众超过4万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在2020年疫后线上全市首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分别于2021年、2022年在全市首讲。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龙会忠是一名宣讲员,更是站立在峡江大地理论工作前线的一名旗手,将青春、热情和智慧熔铸到三尺讲台上,像春蚕一样默默奉献吐丝成茧、化蛹成蝶,传播理论的芳香,完成人生的华丽嬗变。

  “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